【行業資訊】農行成立農銀金科,五大行金融科技子公司集結完畢
發布時間:
2020-07-31
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再迎重量級成員。
7月28日,農業銀行發布公告稱,該行通過附屬機構設立的農銀金融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農銀金科”)正式注冊成立。農銀金科注冊資本為6億元,注冊地為北京市通州區,主要業務方向是運用金融科技手段,開展技術創新、軟件研發、產品運營與技術咨詢,成為五大行中唯一一家注冊地在北京的金融科技子公司。
農行表示,設立農銀金科是該行落實治行興行“六維方略”、加快科技賦能、推進數字化轉型的重要舉措。通過設立農銀金科,該行將加速推進經營轉型,釋放金融科技創新活力,培育金融科技核心競爭力。
農銀金科將在集團科技治理框架下,充分發揮市場化體制機制優勢及平臺窗口作用,更好地服務集團、服務客戶、服務社會,夯實“創新孵化、生態共建、服務集團和科技賦能”四大能力,致力于打造與國際一流商業銀行集團相適應的最佳數字生態金融科技公司。
事實上,農行長期以來都高度重視金融科技的發展。2017年初,農行便將互聯網金融服務“三農”作為今后一個時期服務“三農”的“一號工程”。2019年初,農行制定“推進數字化轉型再造一個農業銀行”的戰略構想,“一號工程”也隨之升級。其2019年年報披露,該行全年信息科技資金投入總額127.9億元。
今年6月,農行發布《中國農業銀行信息科技近期發展規劃(2020-2021年)》,提出農行信息科技工作的戰略規劃——“iABC”戰略,將通過“七大技術、五大支柱、六大中臺、兩大保障”具體推進。
農行表示,農銀金科成立后,下一步將繼續以金融科技和業務創新為驅動,加快“推進數字化轉型再造一個農業銀行”戰略落地,著力打造客戶體驗一流的智慧銀行、“三農”普惠領域最佳數字生態銀行。
近年來,銀行對金融科技的戰略制定更加清晰明確。在商業銀行自身轉型使然、市場需求拉動、外部競爭推動三重因素作用下,我國商業銀行拉開了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的大幕。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依托母公司優勢及自身發展特點,搭建起各自的金融科技產品體系,在服務集團內部的基礎上,開展技術輸出服務。
2015年12月,興業銀行成立興業數字金融服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開創了商業銀行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的先河。此后,平安銀行、招商銀行、光大銀行、建設銀行、民生銀行、華夏銀行、工商銀行、北京銀行、中國銀行等9家銀行先后在上海、北京、深圳、雄安新區落地了自己的金融科技子公司。
今年1月,交通銀行也發布公告稱,該行附屬子公司交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擬以其下屬的交銀國際(上海)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為主體,出資6億元發起設立交銀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加之農銀金科的成立,這意味著五大行旗下均擁有了自己的金融科技子公司。
目前,國有大行中,已有多家金融科技子公司開業。其中,建行旗下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于2018年4月在上海開業,注冊資本16億元,經營范圍包括軟件科技、平臺運營及金融信息服務等。
工行通過附屬機構設立的工銀科技有限公司與2019年5月在河北雄安新區掛牌開業,其注冊資本為6億元,主要業務方向是以金融科技為手段,聚焦行業客戶、政務服務等金融場景建設,開展技術創新、軟件研發和產品運營。
2019年6月,中行旗下的中銀金融科技公司在上海成立,注冊資本6億元,主要業務方向是運用金融科技手段,開展技術創新、軟件開發、平臺運營與技術咨詢。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產權交易所公告顯示,建信金科增資項目日前上線。根據公告,建信金科希望引入不超過5個投資方,增資后新股東持股比例不超過10%。這在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中并不多見。此前,只有興業銀行旗下的興業數金存在3家外部機構股東,且外部股東持股已于去年9月悉數回購;其余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普遍由母行全額出資。
當下,金融科技子公司是商業銀行內部孵化金融科技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市場化機制有利于突破商業銀行傳統體制帶來的制約。
不過,有專家提醒,目前互聯網金融科技公司占據較大市場份額,商業銀行只有不斷以金融科技為引領,建設基于金融科技的更具有業務協同的組織架構,并加大資源投入,啟動優秀人才戰略,優化創新機制,重構新型服務流程,才能打開全新服務市場,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文章轉載自《中國銀行報》